中新網杭州7月24日電 (記者 柴燕菲實習生問澤英)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,養老服務的需求也在加速增長。不少房地產企業已經嗅到了“銀髮經濟”的商機,紛紛進軍養老地產。專家表示中國的養老地產還在探索階段,需結合養老事業一起發展。
  中國從1999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,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報告稱,預計到2020年,中國老年人口將達2.48億,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.17%,其中,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3067萬人,占老年人口的12.37%。
  面對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發展相對不足的養老產業,不少房地產開發商為了拓展業務,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目標,紛紛把目光投向養老地產。
  綠城集團於2007年就開始在綠城·藍庭項目里,嘗試做了一批頤養公寓,今年又在桐鄉烏鎮的雅園項目中成功打造了“學院式”養老模式。萬科去年也在杭州推出了首個養老項目,位於良渚文化村的“隨園嘉樹”,專門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集度假、休閑、養生、人文、醫療等居住功能於一身的養老配套集群。
  較之各房地產開發商對養老地產的熱衷,浙江省著名房產研究和評論專家、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作了冷靜的分析。他表示,中國的養老地產還在摸索階段,很多人對它的瞭解僅僅是一個概念,養老地產從比例上來說只是一個小眾化的市場。雖然基於中國社會龐大的人口基數,以及老齡化現象的嚴重,哪怕是給10%的人造房子量也不小,但是基於養老地產目前的一種混沌狀態,對於開發商能不能探索成功,他還打一個問號。
  朗盛地產市場研究部主任岳希敏也表示,中國養老地產的火爆市場不會很快出現。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百姓對家庭養老這種方式的認同根深蒂固,傳統觀念的轉變需要很長時間;另一方面,中國的“未富先老”現象,使得養老地產的主要客戶群沒有充裕的資金購買養老地產。
  那能不能借鑒國外養老地產的一些經驗模式呢?
  丁建剛表示,他去考察過很多國家和地區,坦率地說,國外對養老地產同樣是非常迷茫的,也沒有模式可借鑒。在中國,單純的養老地產很難做起來,養老地產一定是和養老事業相結合才可能有突破,而且在地域選擇上,要符合老人及老人子女的基本價值觀。他說:“養老地產不能完全脫離社會,在地理距離上不能被孤島化,而是要有一個物理條件,即物理距離是能被社會所接受的,同時包含有比較好的醫療服務、生活服務、精神服務等。”
  丁建剛還表示,中國大眾的養老方式一定是居家養老,或者說是社區養老。當前存在不少三四十年房齡的多層老社區,不帶電梯,沒有車位,硬件設施上也不適合老年人居住,急需升級換代,因此在未來10至15年會進入舊城改造階段。可以預見,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很大一部分會來自於舊城改造。開發商可以從此處入手,多考慮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,在發展養老地產的同時,也讓老年人體面、有尊嚴的生活。(完)  (原標題:開發商紛紛進軍養老地產 專家認為還在探索階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ydhunshg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